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通保障总体规划及跟踪评估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通保障总体规划及跟踪评估

发布日期:2022-12-14 来源:山西省工程咨询协会 浏览量:816

完成单位: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本项目获得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首次举办,并于2019年同期举办了第二届。进博会定位为我国主场外交活动,也是我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宣示和行动,国内外领导人及部长要人、国际友人齐聚上海莅临现场,为交通保障工作提出新挑战。进博会举办场地国家会展中心地处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与虹桥枢纽、虹桥商务区交通等枢纽交通、地区交通相互叠加,而短期内交通设施供给无较大改善,进博会的举办使周边交通形势更为严峻。

本项目旨在通过连续两届进博会筹备前期的保障方案总体规划、筹备期间的规划实施方案、实战阶段的即时研判、进博会结束后的总结评估四个阶段对进博会交通保障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和技术支撑,按照“进得来、出得去、行得畅”的要求,保障进博会期间周边交通运行平稳有序、避免对大范围道路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并形成一套大型活动交通保障工作方法,为后续举办同类大型活动期间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的制定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成功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工作特点和创新点

1、创新性地以交通设施承载力角度提出进博会客流控制建议,获得良好效果。

本项目首先采用传统四阶段法进行客流预测,提出设施规模需求。再结合设施供给能力,通过经验判断、数据统计、模型模拟推算等方式对各系统客流承载力分析,形成综合交通承载力判断,提出展会日客流控制在20万人次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

2、综合采用信息化技术完成保障工作和数据采集分析工作。

一是采用停车预约管理,使进博会小汽车出行占比小于10%。二是在电子地图上落实临时停车场、临时站点等信息,适应现在用户习惯。三是进博交通APP开发,展示场馆内外各种交通服务设施和引导信息。四是通过手机信令等手段采集客流数据分析评估。

3、从规划制定至即时研判和总结评估,本项目全过程的技术支撑可提供更多经验用于后续工作中。

从制定进博会总体规划、规划实施,到进博会期间现场驻守即时研判,跟踪评估,提供全面的、全程的技术支持,根据现场保障最新情况,及时调整和响应。

4、提出以集约优先为主要策略,交通资源向集约交通倾斜。

坚持集约优先,场地、泊位和路权等交通资源向集约交通倾斜,优先保障集约车辆。实施停车场预约管理,以静制动,引导小汽车合理出行。
三、项目成效

1、项目成果对场馆周边及全市面上的交通平稳运行有实效

首届进博会累计运送客流86万人次;第二届88.2万人次,最高为6日的20.1万人次,创场馆单日客流量新高。在此高压力客流下,本市面上和场馆周边交通运行总体平稳,交通保障运行有序,经受住了高规格、大客流考验。通过实施停车预约、提升各类公共交通服务等综合施策,总体集约化交通方式分担率连续两届超75%,处于较高水平,为提升集约交通方式提供宝贵实操经验。

2、项目成果受到多部门应用和认可,并运用于其他大型活动中

本项目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进博会各阶段的交通保障工作中,相关成果得到进博会城市保障各个小组的应用和认可,为各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实施方案提供支撑。7家相关机关、企业采纳了项目成果,出具了应用证明。项目成果也在后续的第三届进博会、第十届花博会等大型活动中得到应用。

3、大数据分析所得即时研判成果支撑实时措施调整

如进博会期间轨交徐泾东站出入口实时调整、2号线与17号线早高峰线路运营计划调整、出租车离场运能供应调整等。

4、相关研究成果纳入市交通委发文

5、各种交通方式运行整体有序,行业服务水平有所提升,显著提升参展人员出行体验,得到媒体的多篇报道。